
姓名:刘海华
职称:副教授
电子邮件:haihualiu@126.com
研究方向:环境与能源生物技术中的热物理问题
刘海华,副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师,硕士学历,长期从事流体力学教学工作,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荣获2018、2019教学质量优秀奖,多次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
一、研究领域或方向
环境与能源生物技术中的热物理问题
二、教育履历
2003年09月2006年07月 重庆大学(硕士)
1997年09月2001年07月 河海大学(学士)
三、工作经历
2006年07月至今 西安航空学院
四、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研究项目
1.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8JK0406),2018.01-2020.09
(二)学术论文
[1]李晓琪,张倩,刘海华,等.掺杂ZnO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25,33(10):15-21.
[2]刘海华,张倩,梁国本,等.光催化去除废水中磺酰胺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24,32(04):11-17.
[3]刘海华,张倩,李瑞娟,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22,30(10):16-20.
[4]刘海华,杨亚萍,李瑞娟,等.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22,30(05):1-6.
[5]刘海华,李瑞娟,吴奇,等.微生物燃料电池修复重金属Cr(Ⅵ)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22,50(06):302-306+312.DOI:10.19817/j.cnki.issn1006-3536.2022.06.060.
[6]刘海华,吴奇,李瑞娟,等.混合菌液去除水中Cr(Ⅵ)影响因素的研究[J].材料保护,2020,53(06):149-153.DOI:10.16577/j.cnki.42-1215/tb.2020.06.027.
[7]刘海华,吴奇,李瑞娟,等.微生物法处理六价态铬污染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20,45(05):5-8.
[8]刘海华,吴奇,李瑞娟,等.原位生物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中试实验[J].工业催化,2020,28(02):76-80.
[9]刘海华,吴奇,张锋,等.复合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19,27(04):1-5.
[10]刘海华,汪葵,吴奇,等.微生物法处理柴油-Cr6+复合污染水体的研究[J].材料保护,2018,51(12):143-147.DOI:10.16577/j.cnki.42-1215/tb.2018.12.030.
[11]刘海华,吴奇.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及研究进展[J].中国锰业,2017,35(05):154-157.DOI:10.14101/j.cnki.issn.1002-4336.2017.05.039.
[12]刘海华,冯逸飞.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进展[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西安航空学院能源与建筑学院;,2017:405-410.
[13]刘海华.应用型二本院校流体力学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4(37):60-61.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7.3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