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基本概况
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基本概况 > 正文

李杰

作者:   时间:2025-11-07   点击数:


姓名:李杰

职称:教授级高工

电子邮件:202106001@xaau.edu.cn

研究方向:道路交通及隧道运营安全、节能环保

李杰,女,能源与建筑学院副院长,主管学院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创新创业等工作,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注册咨询工程师,全国交通运输部劳动模范,陕西省公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陕西交控集团特邀专家,青岛交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担任长安大学及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力学》、《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教学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为道路安全节能及隧道运营管理。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EI论文3篇,中文核心论文6篇),授权专利1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8项,软件著作2项),主编论著1部,参编3部,曾获陕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一、研究领域或方向

道路交通安全;公路隧道工程;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隧道环境影响评价;低空场景示范应用

二、教育履历

1994 年 09 月 - 1998 年 07 月 沈阳建筑大学 交通土建(本科 / 学士)

1998 年 09 月 - 2001 年 05 月 长安大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生 / 硕士)

2012 年 09 月 - 2016 年 06 月 长安大学 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生 / 博士)

三、工作经历

2001 年 06 月 - 2006 年 06 月 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工程师

2006 年 07 月 - 2021 年 05 月 陕西交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审查部部长 / 正高工

2021 年 06 月至今 西安航空学院 副院长 / 正高工

四、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研究项目

1.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公路隧道运行风险演化机理与智能防控方法研究,项目编号:SKLBT-2321,主持,2024.1-2026.12

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长大公路隧道运营风险演化传播机理及预警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5JC-YBMS-401,主持,2025.1-2027.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面上项目,软弱地层隧道水平旋喷注浆超前支护浆-土耦合作用机 制及承载性状,批准号:52478384,2025.01-2028.12

4.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众源数据驱动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公路路基沉降预测研究,项目编号:300102212513,排名第1,2022.01-2023.12

5.西安航空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长大公路隧道运行风险传播机理及防控措施研究,项目编号:2021KY0230,2022.01-2023.12

6.路网重点结构智慧检测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子系统,项目编号:2021HX091,主持,2021.09-2022.10

7.高寒高海拔长距离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全息模型及施工模拟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3HX043 ,主持,2023.01-2023.10

8.公路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负效应的影响及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23HX103,主持,2023.01-2025.12

9. 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病害智能检测算法研究,项目编号:2023HX188,主持,2023.01-2025.12,

10. G1523(甬莞)高速公路温州瑞安至苍南段工程技术状况评定检测服务,项目编号:2024HX228,主持;2024.09-2026.12

11. G4216宜宾新市至攀枝花段高速公路雷波卡哈洛至永善连接线(云南境内段)工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项目编号:2025HX273,主持;2025.09-2027.12

(二)学术论文

1 Effect of Modification and Replacement Rate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on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IRANI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ACTIONS OF CIVIL ENGINEERING(SCI 4区),第一作者,2023,2023-09-02.

2 Li J, Li JK, Cai YC, et 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Freezing Method in Deformation Control of Subway Tunnel [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CI),第一作者,2022,2022-08-03.

3 Li J, Zhou H, Liu T,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Tunnel Engineering: A Review [J].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EI),第一作者.

4 Li J, Liu HQ, Liu T, et al.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Feedback Analysis Approach in Tunnel Engineering [J].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EI),第一作者,2015,(20),2015.

5 路堑边坡扩建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分析,《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北大核心),第一作者,2019,(36),2019-09-15.

6 基于RS和GIS的岩溶地质公路选线生态评价方法研究,《公路》(北大核心),第一作者,2018,(63),2018-06-25.

7 岩溶地区公路地质选线方法,《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普刊),第一作者,2018,(6),2018-06.

8 Hydrophobic and Microwave-Responsive Modified Asphalt for Enhanced Anti-Icing and De-Icing Performanc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SCI),通讯作者,2025,(8),2025-08.

9. Sustainable Health State Assessment and More Productive Maintenance of Tunnel: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第二作者,2023,(396),2023-09-02.

10 Optimal Selec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avement Materials Based on Wave-Absorbing He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of De-Icing Functional Layer for Pavements. 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SCI),第四作者,2025,(10),2025-10.

(三)授权专利

1 发明专利,《一种软弱围岩中控制初支局部收敛的方法》,202210415607.0,排名第1

2 发明专利,《用于隧道的风仓导流板的导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ZL201910598280.3,排名第1,2019.07.03

3 发明专利,《一种公路地基承载特性分析方法及系统》,ZL202510820140.1,排名第3,2025.09.05

4 发明专利,《一种寒区隧道产热集水装置》,ZL201510697345.1,排名第4,2015.10.23

5 实用新型专利,《用于隧道的风仓导流板的导流测量装置》,ZL201921033268.X,排名第1,2019.07.03

6 实用新型专利,《模拟寒区隧道路面的检测装置》,ZL201921030038.8,排名第1,2019.07.03

7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隧道低空辅助诱导式照明系统》,ZL201821461356.5,排名第1,2018.09.06

8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观测设备》,ZL201720290327.6,排名第1,2017.03.23

9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测量隧道边仰坡地表沉降的自测塔尺》,ZL201721496469.4,排名第1,2017.11.10

10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串联式的水平型路基沉降测量装置》,ZL201720187327.3,排名第2,2017.02.28

11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寒区公路隧道消防防冻供水智能控制系统》,ZL201721209171.0,排名第3,2017.09.20

1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隧道渗水冻结点加热装置》,ZL2015208301276,排名第4,2015.10.23

13 软件著作权,《公路路网规划地理信息系统V1.0》,2021SR1314553,排名第1,2021.07.20

14 软件著作权,《智能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系统V1.0》,2025SR0689705,排名第2,2025.04.27

15 软件著作权,《智能教学评价与反馈系统V1.0》,2025SR0606172,排名第4,2025.04.11

16 软件著作权,《交通基础设施寿命综合评估系统V1.0》,2025SR0987085,排名第3,2025.06.11

17 软件著作权,《急性/周期扰动条件下沥青路面养护评价系统V1.0》,2025SR0983361,排名第3,2025.06.11

18 软件著作权,《高速公路智慧除冰系统V1.0》,2024SR2114414,排名第3,2024.12.18

(四)专著及研究报告

1 专著:《公路交通安全实用技术指南》,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年 12 月,25 万字。

2 专著:《公路隧道设计 CAD》,参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年,5 万字。

3 专著:《陕西省公路建设项目行政报审工作指南》,参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年 3 月,5 万字。

4 专著:《公路勘察设计监理指南》,参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年 3 月,5 万字。

5 研究报告:《省级高速公路榆商线洛南至岔口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2009.08。

6 研究报告:《省级高速公路西安大环线渭南至玉山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负责人,2009.05。

(五)获奖及教改项目

1.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特长隧道施工绿色爆破、节能通风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二等奖,证书号:2024-J-244173-2-RO7,排名第7,2025.7。

2.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公路隧道结构服役性能智能评价方法与注浆增韧关键技术》,二等奖,排名第3,2025.7。

3.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长隧道施工绿色爆破、节能通风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特等奖,排名第8,2024.6。

4.陕西省内燃机学会自然科学奖,《醇类燃料喷雾、燃烧与排放控制系统调控理论及方法》,特等奖,证书号:SNX2024J-KXJS-0812-1-J01,排名第6,2024.8.

5.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基于物联网的隧道施工安全质量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三等奖,证书号:B17-3-031-005,排名第5,2017.12。

6.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基于运行车速的公路线形设计思路》,三等奖,证书号:20103025,排名第1,2010.10。

7.陕西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基于运行车速的公路线形设计思路》,一等奖,排名第1,2009.10。

8.指导学生获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9.2024年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省级银奖,第二指导教师;

10.2024年指导学生获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国家级银奖,第二指导教师;

11.指导学生获第十五届“挑战杯”陕西省科技发明竞赛省级二等奖,第二指导教师;

12.指导学生获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铜奖,第二指导教师;

13.2025年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省级铜奖,第二指导教师;

14.2025年指导学生获陕西公路交通微创新大赛特等奖,排名第2;

15.2021年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工程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16.2023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以“学为中心”的工程力学驱动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17.2024年主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工程合同管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电话:029-84251829  

Copyright © 西安航空学院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