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31日,西安航空学院“低空经济交通应用场景与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在张琛教授带领下,携手长安大学和陕西舜元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赴陕西府谷县府州机场开展“机场高边坡安全监测及预警技术示范工程”中期技术验证工作。府谷府州机场是中国民航“十四五”规划中全国新建的23个机场之一,也是陕西首座县级4C级民用机场。此次现场验证是学校低空经济技术体系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实现工程化应用的重要节点,标志着无人机智能巡检与地基监测系统深度融合的校地企协同模式取得阶段性突破。
在项目现场,张琛教授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空地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巡检系统”,对机场7#、8#、12#高边坡开展全覆盖飞行检测。无人机搭载多模态传感器集群,实时采集边坡表面形变、高分辨率影像及结构纹理数据,并与地面布设的应力、姿态传感器实现数据融合。通过自主开发的监测数据云平台,系统可自动完成特征识别、动态建模和风险分级预警,实现了“空中感知-地面监测-云端分析-风险提示”的全链路闭环管理。

图1 团队自主开发的空地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巡检系统
验证组对监测点位、传感器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精度及系统算法稳定性进行了全面测试评估。结果表明,目前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准确率超过95%,可实现高边坡关键指标的全天候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性能完全满足机场安全运营需求。团队还针对府谷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与气候条件,优化了无人机巡检航线与监测频次,进一步提升了监测的适应性与精度。

图2验证组对项目进行技术测试与评估
该项目以西安航空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建设为依托,聚焦“无人机-传感器-算法-平台”一体化创新路径,形成了可推广的低空智能感知与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示范体系。项目实施以来,已初步建立了“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地方应用”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为府州机场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此次中期技术验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充分展示了西安航空学院在低空经济细分领域的科研实力与技术落地能力,也为学科建设引领地方服务提供了生动范例。未来,团队将持续面向低空经济产业链需求,深化无人机智能巡检、智慧感知与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在交通、能源、机场等基础设施场景落地转化,为陕西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贡献“西航力量”。(文,图/范江涛 审核/曹国震)